close

父母親  

活著,是件辛苦的事;認真活著,才能憑本事活出精彩的人生。

『認真』一直是台灣經濟起飛年代的代名詞。爾後科技速度創新人文生活,都市計劃把城市翻新再翻新,很多小時候的生活環境,都難以與長成後所見所聞連結一塊。唯一貼近我憶起小時候的生活方式,就是閒來無事逛逛文具店。

小時候我和妹妹經常帶著一個星期五十塊的零用錢,在家裡附近的書局挑文具買,例如:筆記本、貼紙、書卡、自動筆...等。因為不能常買玩具,所以買買幾十塊錢的文具,是當孩子的我們最快樂的事。

現在長大了,自己賺了錢,才知道小時候父母親努力工作,操持家計,是多辛苦的一件事。現在一個人賺一個月薪水就像過手財,得付房租、水電網路、助學貸款,還得兼顧自己的生活費,自己都快養不起自己了。然而出社會才懂,原來小時候常跟父母親吵著買這個、學那個,養我們長大的經濟負擔,有多沉重、多辛苦。

某一天,我懷念起小時候的點點滴滴,一個人又跑去逛文具店,一出手就買了十幾二十隻筆,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用得著,只知道小時候家境沒有太好,踏進文具店時,想買這個、又想買那個的心情,總是可以讓我和妹妹在文具店裡躊躇一個下午。現在長大,有能力買,隨心所欲抓了一把原子筆付帳,心裡滿足了,結帳時卻才花了一百五十元。那一點都不貴呀!但就這麼突然想念起當孩子時的心境。

當踏過結帳櫃檯時,一個孩子和母親爭執的聲音,引起我的注意--

小女孩噘著嘴,手裡捏著本子,雙手往身後揹去,「我就想買這本筆記本。」

母親一看,擰著眉心,口氣滿是不耐,回話:「妳又亂買東西,誰規定妳進來(店裡),就要買東西出去。」

「我買了之後,要用來寫我的祕密心情。」

小女孩極力爭取,但母親不予理會,當下聽到女兒狡辯,火冒三丈,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,當眾教訓起女兒來:「祕密心情?這種話妳也說得出來!妳根本是為了買東西而買東西,以後再這樣,我永遠不帶妳來。」

其實筆記本不過幾十塊錢,我也懂那位母親並非買不起,只是孩子不懂事,萬一養成孩子喜新厭舊的壞習慣,恐怕日後造成孩子浪費成性、不懂愛惜物資。但那一幕,卻讓我想起更多事。

小時候,不知道自己浪費了父母親多少心血。學跆拳半年,學珠算三個月,學電子琴三個月,唯有芭蕾舞學了三年。我跟許多孩子一樣,很容易被新事物吸引,什麼都想學,但學什麼都半途而廢。最記得一次,為了高中聯考,在電視購物頻道看見正在賣拼聯考的教學錄影帶,我回頭吵著要爸媽買,且信誓旦旦地向他們保證,一定會好好自修,努力唸書。但當錄影帶寄到家裡來,一整年,我看不過十次,錄影帶的紙箱上積滿塵埃,一直到大考完,很多帶子連看都沒看過,卻硬生生的浪費了父母親九千多塊。

那九千塊,說來不多,我父母親也付得起,但要是不花那筆錢,它可以是全家人二、三個月的晚餐。

當然此後,這件事,令我現在都耿耿於懷,甚至當自己工作賺錢養自己才知道,原來那九千塊不多,卻真的很難賺。

我的一雙父母,從我有記憶以來,就看著他們認真的為生活打拼。一家人在外租屋,常被房東趕來趕去,多奇怪的房子都住過。有的後院是一片黑漆漆的森林,連接著吵吵鬧鬧的鐵支路;有的一打雷,會從頂樓飛下黑色小蝙蝠,嚇壞我媽;有的是遇上下雨天,就得搬出家裡的大桶小桶,處處接漏;有的則是又肥又大的蟑螂爬滿整間屋子;有繪聲繪影說屋主曾是殺雞的、殺豬的,所以踏進整棟樓房,門窗上,無不貼滿符咒。但父母為了養家養孩子,從來無所畏懼、不辭辛勞,把兩個孩子依然平平安安拉拔長大,回想起我的童年,也沒不快樂過。

這代的台灣囝仔,過慣了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的舒適生活。當我們抱怨起大環境如何艱困,不友善於我們時,似乎淡忘四、五年級生的父母親也曾經為白手起家而勞苦過。

我父母親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,繼承了台灣人最在地的精神-認真。即使日子再苦,他們用身教告訴我,路是人走出來的,只要認真度日,無論再艱苦的生活,終可跨越。活著從來不是一件快樂的事,因此更要認真的面對每一天。名主持人陶晶瑩在方念華的《看板人物》中說:「長得漂亮是你父母的本事,活得漂亮是你自己的本事。」

認真除了是台灣的在地精神,也是擘劃人生的重要利器,想生耕致富,認真活著的人,最能感受那股綿密而扎實的生命力,且日子才能過得充實而快樂。別錯當父母是永遠的靠山,反而讓自己的人生坐吃山空。我想我這一生挺驕傲的事,第一,我擁有一雙令我驕傲的父母,第二,我運用他們教會我的其中一件事-認真,餵養出面對挫折的勇氣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秦亭亭 的頭像
    秦亭亭

    秦亭亭的文字窩

    秦亭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